荏苒时光逝,转眼已不复小鲜肉,大二的我近日有幸采访到一位在国学素读方面很突出的研究生师姐。
在与师姐交谈的过程中,师姐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其实到最后你会发现,做再多的学生工作,参加再多的各种活动,真正可以留在自己身上的可能只有读的书而已。“师姐的本科四年可以说得上是很多人羡慕的——“绩点、社团工作、科研、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各个领域都有收获。但是师姐却说,看起来好像很完整了,但其实只有一个框架,内部并不充实。几年前的师姐跟现在的我们一样,终日忙于各种事务中,忙碌奔波于各项工作中,但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有的时候真的很累但却无法确切说出自己在忙什么。这个时候我们不禁感到困惑彷徨,我们所做的是为了什么呢?
师姐曾经也处于这样的迷茫中,但是后来师姐她懂了,她懂得她最需要的不过静静研究自己钟爱的国学经典的时光,所以在读研的时候,她毅然决然把各种工作的机会拒绝了。可能现在的我们会觉得不解,还不能够真正理解师姐这一番话的含义。师姐说其实这就是一个过程,只有自己亲自尝试过这些无可取代的时光,只有真切地在忙碌中迷茫困惑过,才会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想,师姐是希望我们不要在忙碌中迷失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样,我们的时光才会被交付得有意义。
师姐的话让我想到自身,大二这一年,我担任了我们班的团支书,回想起不久前的五四红评和团日活动方案评比,心中是一番复杂的滋味。那段时光甚至有些黑暗,遇到过不理解,遇到过不被认可,曾经在舍友香甜入梦的深夜对着冰冷的电脑屏幕敲字,曾经一整天没有离开过书桌前的凳子……当然那段时光也是我难能可贵的一份人生经历,教会了我成长。我想大三的时候,我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回在学习上,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大学生,过去一学期里我看过的书竟不过寥寥,能够在笔尖倾泻自己情绪的机会也少了很多。可能兜兜转转之后,才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不过一书、一桌、一人而已。
我想,目前仍旧处于迷茫的一定还有许许多多个你,愿你能够在忙碌中寻觅到自己的心之所至,然后坚定地扬帆起航。
心之所至,出发未迟
版主: 黎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