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016级河源星星利奕羽《读《走吧,张小砚》有感——利奕羽》
发表于 : 周五 4月 07, 2017 8:05 am
读《走吧,张小砚》有感——利奕羽
愿你也有一颗追梦的心
在没有上自行车旅行艺术这门公选课前,我只看看旅行的散文,类似毕淑敏的《青春当远行》,从来没有想过去看一本其他人的亲身经历的旅行的书,所以,在拿到《走吧,张小砚》并慢慢细读的时候,真的很震撼。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一直做着你做不到或者是不敢想的事情。我们,或许,真的不应该只在自己的舒服地带自由翱翔,还应该在自己想去的的地带里碰碰钉子,撩撩外面的事物,看看井外的世界。
《走吧,张小砚》这本书,我想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一是张小砚本身,二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只是自己很浅陋的看法。
在看《走吧,张小砚》的时候,佩服张小砚的洒脱与冲劲,觉得她身上有几点让我羡慕,也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一是她的朋友:交心,一直跟随的无条件支持的朋友;二是她的心态:随遇而安的心境;三是她的果断与冲劲: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张小砚,她的身上,有着被我们和时间吞噬的一种名为梦想的东西,不止于梦想,她还有实践。这两样的东西,在现在社会,略显珍贵,我们这一代人,有时有梦想,没有行动力,只是在想;有时候,有行动力的人,被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束缚,失去了自己刚开始的梦想。所以,张小砚的梦想和行动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书上一句话,如果不想让自己成为那种老了以后没有回忆,生活乏味的人,就要有梦想。梦想,可大可小,可以不同形式,可以不同时期,只有你有,并为之努力,就已经很棒了。
首先,谈谈她身上让我羡慕值得我学习的第一点:交心的趣味相投的朋友。张小砚的旅行前半段,有一位一直陪她的好朋友——啊亮,他们互相鼓励,肩并肩的走过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道路。反观我们在现在,好像有很多朋友,电话簿、微信好友至少有好几百号人,但是,实际上和你聊天的并不多,更谈不上说交心的朋友。记得,有一个同学和我说,微信,只是用来联系其他人的一种便捷的途径,很多时候,你连他是谁,你都不知道。觉得,真的很可惜吧,在没有手机的高中,我们常常和舍友聊天谈心,一起谈天说地,但是,在大学,熄灯后,每个人的被窝都是亮晶晶的,大家各忙各的,各玩各的手机,再也没有以前一起聊天的温馨场景,互联网或者说手机,是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好像也慢慢空化了我们的生活。所以,你以前的好朋友,要常联系,哪怕是一句早安晚安的问候,不然,很有可能,你们的友谊会被时间慢慢冲谈。友谊,也是需要维持的。在你发现有几个或者有那么一个你性格互相吸引,请抓紧,也许慢慢联系着,你又多了几个趣味相投的好朋友,虽说蓝颜知己难觅,但是希望还是要有的,万一真的实现了呢!觅得到,珍惜;寻不着,随缘。
再来说说张小砚在我心中的第二点:随遇而安的心境。在张小砚轰轰烈烈又平平谈谈的旅途中,我看到了他和阿亮那一种遇到很多危险,中途也没有什么规划,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一辆摩托车,摔摔跌跌,走完了大部分西藏,面对危险,他们浑浑噩噩的过去,睡一觉,明天又是一个美好的早上,休息一宿,明天继续上路,继续自己的旅途。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平平淡淡,但是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挫折,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每每遇到这些事情,总有人会受到打击就不开心,闷闷不乐很久,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我觉得,人生苦短,我们要珍惜时间,少生气,少埋怨,多笑,对很多不必要的事情一笑而过。随遇而安,说的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人是一种情感动物,我们的情绪会不知不觉被带偏,非常容易受其他人其他事影响,但是,我觉得,难也要试试,比较,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选择。想起丰子恺的一段话:“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随遇而安的心境,希望你也可以慢慢练就,不用练就成仙,稍有等级亦可。
最后,看看张小砚在我心中最佩服的一点:说走就走的旅行。张小砚本是去汶川看望孩子们,三天结束,但是大桥断了,短途计划突然改变,慢慢的,她越走越远,来了一次长达两个多月的流浪。她说是流浪,但是我觉得可以成为旅行,只是一次没有计划没有准备,随心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计划变了,路还是要走的,日子还是要过的,没有钱就节省就去挣。张小砚的流浪,路越走越远,天气变幻莫测,路途危险不断,路过了结识了一批又一批的朋友,我觉得,是快乐多一点。我一直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到不了的明天。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来一场说做就做的事情,比如,临时决定去爬个山去旅个游,或者临时拿起一本书,配一杯茶,休闲一个下午……我眼中的说走就走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行动力执行力,事情不一定要做的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感天动地,但要真真切切,让自己刮目相看。我说的说走就走不是不顾一切的任性,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休闲一次疯狂一次为自己一次。说走就走说做就做的态度,希望你也可以拥有,可以为自己任性一次,哪怕只是一个月,一周或者一天。
现在,看看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描述的很真实,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那里的风土人情,品那边的生活百味,可以了解旅行的酸甜苦辣,可以交朋友,可以和藏族人们共欢,可以看到社会中的宰客,可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有人文气息,那么的让人心动。用张小砚自己的话说,她一路走一路混,跟当官的混,跟江湖扛把子混,跟乞丐头子混,跟牧民混……混遍藏区。描述的话通俗易懂,虽然简单,但是从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藏民的好客,藏区地形的险恶,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风情,让人怦然心动。她的路途,除了风土人情,还有她心境电话,比如开心时喝酒玩乐,不开心时喝酒忧伤,孤单时惆怅,想念时发发牢骚……看这本书,宛如看到她真真实实的藏区之旅。
最后,希望我也可以有一次触动心房的旅行。用书中一句话结束我的感想:“风景人事在路上,欢喜触动在心里。它们,不在胶片上。”
愿你也有一颗追梦的心
在没有上自行车旅行艺术这门公选课前,我只看看旅行的散文,类似毕淑敏的《青春当远行》,从来没有想过去看一本其他人的亲身经历的旅行的书,所以,在拿到《走吧,张小砚》并慢慢细读的时候,真的很震撼。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一直做着你做不到或者是不敢想的事情。我们,或许,真的不应该只在自己的舒服地带自由翱翔,还应该在自己想去的的地带里碰碰钉子,撩撩外面的事物,看看井外的世界。
《走吧,张小砚》这本书,我想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一是张小砚本身,二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只是自己很浅陋的看法。
在看《走吧,张小砚》的时候,佩服张小砚的洒脱与冲劲,觉得她身上有几点让我羡慕,也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一是她的朋友:交心,一直跟随的无条件支持的朋友;二是她的心态:随遇而安的心境;三是她的果断与冲劲: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张小砚,她的身上,有着被我们和时间吞噬的一种名为梦想的东西,不止于梦想,她还有实践。这两样的东西,在现在社会,略显珍贵,我们这一代人,有时有梦想,没有行动力,只是在想;有时候,有行动力的人,被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束缚,失去了自己刚开始的梦想。所以,张小砚的梦想和行动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书上一句话,如果不想让自己成为那种老了以后没有回忆,生活乏味的人,就要有梦想。梦想,可大可小,可以不同形式,可以不同时期,只有你有,并为之努力,就已经很棒了。
首先,谈谈她身上让我羡慕值得我学习的第一点:交心的趣味相投的朋友。张小砚的旅行前半段,有一位一直陪她的好朋友——啊亮,他们互相鼓励,肩并肩的走过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道路。反观我们在现在,好像有很多朋友,电话簿、微信好友至少有好几百号人,但是,实际上和你聊天的并不多,更谈不上说交心的朋友。记得,有一个同学和我说,微信,只是用来联系其他人的一种便捷的途径,很多时候,你连他是谁,你都不知道。觉得,真的很可惜吧,在没有手机的高中,我们常常和舍友聊天谈心,一起谈天说地,但是,在大学,熄灯后,每个人的被窝都是亮晶晶的,大家各忙各的,各玩各的手机,再也没有以前一起聊天的温馨场景,互联网或者说手机,是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好像也慢慢空化了我们的生活。所以,你以前的好朋友,要常联系,哪怕是一句早安晚安的问候,不然,很有可能,你们的友谊会被时间慢慢冲谈。友谊,也是需要维持的。在你发现有几个或者有那么一个你性格互相吸引,请抓紧,也许慢慢联系着,你又多了几个趣味相投的好朋友,虽说蓝颜知己难觅,但是希望还是要有的,万一真的实现了呢!觅得到,珍惜;寻不着,随缘。
再来说说张小砚在我心中的第二点:随遇而安的心境。在张小砚轰轰烈烈又平平谈谈的旅途中,我看到了他和阿亮那一种遇到很多危险,中途也没有什么规划,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一辆摩托车,摔摔跌跌,走完了大部分西藏,面对危险,他们浑浑噩噩的过去,睡一觉,明天又是一个美好的早上,休息一宿,明天继续上路,继续自己的旅途。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平平淡淡,但是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挫折,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每每遇到这些事情,总有人会受到打击就不开心,闷闷不乐很久,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我觉得,人生苦短,我们要珍惜时间,少生气,少埋怨,多笑,对很多不必要的事情一笑而过。随遇而安,说的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人是一种情感动物,我们的情绪会不知不觉被带偏,非常容易受其他人其他事影响,但是,我觉得,难也要试试,比较,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选择。想起丰子恺的一段话:“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随遇而安的心境,希望你也可以慢慢练就,不用练就成仙,稍有等级亦可。
最后,看看张小砚在我心中最佩服的一点:说走就走的旅行。张小砚本是去汶川看望孩子们,三天结束,但是大桥断了,短途计划突然改变,慢慢的,她越走越远,来了一次长达两个多月的流浪。她说是流浪,但是我觉得可以成为旅行,只是一次没有计划没有准备,随心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计划变了,路还是要走的,日子还是要过的,没有钱就节省就去挣。张小砚的流浪,路越走越远,天气变幻莫测,路途危险不断,路过了结识了一批又一批的朋友,我觉得,是快乐多一点。我一直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到不了的明天。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来一场说做就做的事情,比如,临时决定去爬个山去旅个游,或者临时拿起一本书,配一杯茶,休闲一个下午……我眼中的说走就走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行动力执行力,事情不一定要做的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感天动地,但要真真切切,让自己刮目相看。我说的说走就走不是不顾一切的任性,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休闲一次疯狂一次为自己一次。说走就走说做就做的态度,希望你也可以拥有,可以为自己任性一次,哪怕只是一个月,一周或者一天。
现在,看看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描述的很真实,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那里的风土人情,品那边的生活百味,可以了解旅行的酸甜苦辣,可以交朋友,可以和藏族人们共欢,可以看到社会中的宰客,可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有人文气息,那么的让人心动。用张小砚自己的话说,她一路走一路混,跟当官的混,跟江湖扛把子混,跟乞丐头子混,跟牧民混……混遍藏区。描述的话通俗易懂,虽然简单,但是从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藏民的好客,藏区地形的险恶,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风情,让人怦然心动。她的路途,除了风土人情,还有她心境电话,比如开心时喝酒玩乐,不开心时喝酒忧伤,孤单时惆怅,想念时发发牢骚……看这本书,宛如看到她真真实实的藏区之旅。
最后,希望我也可以有一次触动心房的旅行。用书中一句话结束我的感想:“风景人事在路上,欢喜触动在心里。它们,不在胶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