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一篇写给学校留学生的华文概览(以学校布局为主)

发表于 : 周五 10月 13, 2017 1:12 am
胡慧敏
华文,是被绿色眷顾的地方。初见华文,是在一个暴雨初歇的午后,接近黄昏,却早已洗刷掉一切炎热。我踏着陌生而迟疑的步伐,第一次用自己的脚印丈量这片土地。那时的斜坡,安稳地躺在西门,头顶的绿色在轻缓地呼吸;光线很柔和,少之又少的行人静静地走着。我屏住呼吸,不敢惊扰这份“温柔”,没错,就是温柔,像母亲般,把孩子拢在怀中的那种细腻温柔。这就是华文!这就是养育了每一株我热爱的花朵的华文。

在将近四个月的学习生活后,我终于可以细微地描摹这片土地。

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些我珍藏的美好,我们大家同样身处这片土地,华文带给我们的,其实是一样的东西。

华文坐落在天河,南倚广园高速路,东近粤垦路,从西门往右走5分钟路程就是便捷的广州东站地铁站。在这里,一张羊城通就可以畅通无阻,不用忧心排队买地铁票,不用为公车找零而焦头烂额,东门的春晖苑站更是方便上下,大大缩短脚程。这是学校的周边环境。

华文是笼罩在翠绿之中的天堂。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触摸到这些欢快流淌的绿意。它们,在我们头顶展开枝丫,默默地为我们洒下一片阴凉。这是我对华文的第一次整体感知。我给她取名为草木华文。

学校西门离地铁站最近。西门左侧分布着侨园商场、超彩快印、沙县小吃等在学生中相对出名的小店。从西门直入,首先是一段略长的斜坡,斜坡左边是一个大门紧锁的外观比较陈旧的小区。再往前走20步,你会遇到一个三岔路口,左边直走能通往女生宿舍,往前直走是操场的入口,而右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长的通告栏和三个白色椅子,偶尔你会碰到在这里停靠的免费前往本部的校车,只需要20分钟不到的车程。

下面我将从这个三岔路口的三条路径入手,分别描绘华文的布局。

首先是左边。从左边直走20步,迎面而来的是白色的医务室,透明的玻璃门里,是狭窄的用瓷砖铺设的空间。我开学时体检来过一次,排队抽血,医生穿着白大褂,面容认真令人动容。从医务室为点,左边是个很陡的斜坡,通往饭堂、忠爱楼、信义楼;右边是平直的小道,通往招待所和笃行楼。假如你从左边漫步而上,首先你会看到左手边的一排娇艳的蔷薇科花朵,它们颜色不一,但千研百态,近近观看,美得让人窒息。也许是为了保护,在前段时间,学校派人给它们安了栅栏,但这些调皮的花朵,还是有几朵犹犹豫豫地从栅栏里面探出头来。我每每路过,趁旁边无人,总会忍不住俯下身子,轻吻那安静的花瓣,心中是难以言喻的喜悦,我终于懂得爱花不是把它折下任它枯萎,而是见到就心生欢喜,不忍采摘。

往前直走,是饭堂的入口,入口处的左边,是充值饭卡的地方,再往里走几步,是华文的几间小卖部之一,可以很方便地刷饭卡买些饮料。饭堂一楼提供西餐、面条、煲仔饭,窗口的最右端是米饭和一些家常菜;二楼则只提供米饭和菜,但还是会有个别饭菜令人惊艳。二楼中国学生和东南亚学生用餐居多,如果你经常去吃饭,还会时不时看到院长、老师们的身影。饭堂分布在华文的北部,饭堂的右边,矗立着外招生们居住的两栋楼,一栋是女生宿舍忠爱楼,一栋是男生宿舍信义楼。在晚上,偶尔能听到外国学生流畅悦耳的吉他声。假如你选择了往右边直走,你左手边是招待所和招待所附带的餐厅,华侨学生有相当部分居住在这里。从外观来看,招待所现代中透着一丝古朴,华丽而不至于沦为媚俗,在这个相对豪华,还拥有独立后花园的地方,住着我们众多远道而来的学子。华文,是暨大外国学子最多的地方。

招待所餐厅提供一日三餐及夜宵,晚上会提供烧烤,里面还有一处角落新开辟了卖水果的摊位,往前再走20步,是女生宿舍笃行楼,主要安置着内招生和一部分外招生,宿舍漂亮整洁,一个寝室四人,配置了空调和热水器。一楼门口有一个黄色的比人还高的旧衣爱心回收箱,和一个学生自己用心制作的小猫窝。提到我们的镇宿舍之猫——小花,她是只流浪到华文并在笃行楼落脚的被众多学生喂养的母猫,花纹黄白浅红交杂,猫性清冷,有名的慵懒高冷,时不时还会看到半蹲的学生温柔地抚摸它。而笃行楼对着五株高大的鸡蛋花树,白色的五瓣花心,是浅黄的温暖色调,伴着浅淡的香气。花朵繁盛时期容易掉落,只要愿意,你随时可以收集。

然后是第二条路径。直走40步,你会看到左手边的宽大的北楼草坪,学生的大多数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上次举办的美食节至今未忘,到现在还时不时会看到社团举办的精彩热闹的晚会。北楼草坪对面是学校的操场,有着宽阔的跑道和浅浅的草地,很多外来单位在我们学校操场举办校运会。在操场周围,是用铁网隔开的两个网球场、一个相对破旧的溜冰场、还有一个宽阔的篮球场。很多时候,华文学子们会选择来这里锻炼。看着他们挥汗如雨,会被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感染。如果你不理会两旁的北楼草坪和操场,选择直走,会看到左侧的北楼宿舍和乐收快递取件处,右上角则是新建的快递铁蓬,每到中午,那里总是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在乐收的上面,是华文的男生宿舍敬慎楼,负一楼最右侧是L层,每到夜晚,总是会有众多留学生坐在此处,或煮东西或弹吉他,时不时还会在那里排练节目,社团开会也往往选择这里。L层因此成为华文有名的学生活动中心。

最后是第三条路径,通往一教和办公楼。每次越过校车,走入那条幽深的被花草环绕的小路,迎面而来的首先是有着透明橱窗的咖啡厅。独具特色的圆形设计及卡其色的色调使咖啡厅具有一种温暖的氛围,周围小木亭子隐没在稀疏的花草中,显得格外古色古香。咖啡厅左侧,是“一教”,右侧,是办公楼。这两栋高大的楼盘容纳着我们众多求学的学子。一教负一层,也是华文的图书馆,虽然小,但因为馆际互借的协议,我们可以完全可以在这里借到我们想要的书,在图书馆自习的人也是只多不少。

说到图书馆,就要提到东门了。一出图书馆,往右拐,就可以看到东一东二宿舍楼,绕过它们往左直走,大概20步的样子,就会看到华文的二教以及阶梯教室在你左手边林立。而它们的对面,是龙湖。安静而显得墨黑的水,似乎几十年不起波澜,湖心坐落着一个小亭子,古代风格,边檐微翘。再往前走,便是东门。

谈到了西门、东门,还剩一个南门。南门门内,坐落着华文著名的五洲学子雕像,比人还高的铜雕,安静地屹立在周围的绿化当中,显得格外动人心魄。南门在西门的东侧,守卫着华文学院的南面门户,平时很少人走这条路,它显得安静而又寂寥。

华文!华文!华文!

这片我深深爱着的土地!

从刚入学时的对她的不满到渐渐的深爱,我爱她,不止爱她培育的一草一木,还爱她爱着的每一位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