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我所理解的生活

发表于 : 周六 3月 24, 2018 8:14 pm
Mafang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
未读韩寒的作品之前,听过关于他的评论多种多样。夸他的很多,当然,骂他的也不在少数。比如,韩寒的作品太现实,他的作品更多的是批判,更多的是吐槽,带给青少年更多的是负能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男人,似是看透了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不论发生什么,都能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我想这就是我当初读《我所理解的生活》的初衷,我想了解他,想了解他所理解的生活。
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相应的处事原则,对待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也因为我只完整的读过他的这本书,所以我只想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在我眼中是怎样的,以及我从这本书中所了解到的韩寒是怎样的。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韩寒近三十岁时写的一本杂文,这本书分为序,国事,天下事,家事,过去式,我是,代跋几大部分。仅从篇章构造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本书写了韩寒对于自己,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看法。
初看这本书,读到韩寒对自己形象毫不在乎,不在媒体前、工作中刻意出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时,我就想读者不喜欢他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太随意,不是那么符合大众心目中对于一个作家的基本印象;因为他爆粗,认为公众人物的如此行为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吧。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这本书十分期待,期待我即将了解到的韩寒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批判这个社会的黑暗,他急切的想要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他赞扬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以免留下遗憾;他谈自己的,在我看来或是温暖,或是悲伤的回忆,以便自己始终坚定地走在通往希望的路上。韩寒关于自己身边真实事情的感悟与看法,一步步带着我去深一步的了解我所处的社会。
在著名的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中,他与记者的谈话中,他用自己一贯的风格说出对革命、民主、自由的看法,他说出了自己的美好的期待:愿所有年轻人不畏惧讨论革命,改革和民主,担忧国家的前途,视他为自己的手足。希望官方为文化松绑,希望可以自由的创作。他始终坚定的相信着这样的一天终会来临。而这种话题,确切的说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一般的作家都不会去触碰。但他就不怕,他就是要说出自己所想的,也希望能带来好的影响。
当看到国人盲目抵制日货时,他说道,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被千夫所指。看到中国民众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像个小龙虾,第一反应就是往后退时,他呼吁大家应该努力,因为存在好的无法改变,但让什么存在是能去努力的。
他是自信的:当有记者问他,你有没有通过作品取悦过一些人的时候,他坦荡的回答,那是他们有眼光;他是大胆的,用细腻的笔锋描绘出他所理解的生活的模样,一如他的性格,放荡不羁,桀骜不驯;他是勇敢的,敢于讨论民主自由、针砭时弊;他是诚恳的,毫不避讳的谈及感情、家庭、偶像,与大家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在这个少年前进的路上,不断传来质疑,讽刺的声音,不管别人是支持还是反对,他都看的极淡,他用自己犀利的言辞,锋利的笔尖向我们刻画着最真实的这个世界。
一如他在文中所说的,他在现实中所做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感悟,也是我最欣赏的就是韩寒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追求和热爱。他倡导大家都能敢于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为在他看来,成功了当然好,但干砸了也是一种美,远行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才重要,总之,人生只有一次,只要不留遗憾就好。正如他喜欢赛车,为了赛车,也曾经挫败,也曾十分丢人,但他毫不在意。自从开始从事赛车手的职业,韩寒身边就不乏有赛车手去世的事,家人多次劝他退役,也有人告诉拿到大奖的他要急流勇退。但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他认为前人开辟了道路,后人要吸取教训继续前行才是对的,前人教训的一大价值就是他的后继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向更好的方向去。
我想,我是认同韩寒的一些看法的,至少,作为一个作家,他敢说敢做敢写的勇气让我敬佩。他的处世哲学:少说,多做,不解释我也很赞同。韩寒还强调了责任的重要性,自己去追求美好前程的主观能动性,说了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起码不会对社会造成负担,去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认同的地方很多,但也有不认同的地方。比如,关于特权的描述中,还有一点就是对女儿的一种爱护太强烈了。当然,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为孩子的未来考虑全面周到也无可厚非,但这种“三天之内把这个人查个底朝天”的所谓霸气的说法,让我觉得不太合理。因为处在一个法治社会,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的确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适度的调查当然可以,因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生活的幸福,但当我们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时,也确实应该为别人考虑。行使自己的权力时,不该对他人造成干扰。
总的来说,《我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本值得大家去细细品读的书,读完之后,相信你也会同我一样,有自己所理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