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从事法学方面的工作很困难,也知道做一个法律人需要很强的口才以及逻辑能力,很不幸的是,我这方面的技能好像没有与生俱来。高考填写志愿时,想要主攻外语专业,填了四栏的外语志愿,所以抱着绝对不会进入法学专业的想法的我毅然在第五栏填上“法学”,不要问我哪来的自信(听说法学专业热门,而我踩线进入本校)。最后,我竟然被法学专业选中了。当时知道后真的好害怕这个专业喔,担心自己学不好,但是没办法了,只能对自己说:just try it !
从小,我一直坚信,法律永远是正义的,是对的。但是,自读法律了半年以来,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法律是守护正义的最好方式,但是不等于它的审判结果就是正义的(也许以后会改变这个观点)。比如各种冤假错案,典型如去年被报道说是迟来的正义的聂树斌冤案,这就足以说明它有时候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实现正义,它只能是守护正义的最好方式,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到可以毫无死角地保护到所有善良的人。
在我不断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我不断被告知法律中原来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平衡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审判结果受舆论的影响,是不是导致了司法不独立;法律的权威该如何保证等等,这些都是我之前尚未学习法律的时候没有碰触过的。比如3月份的一个新闻: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 请给公民战胜邪恶的法律正义 (引自中国青年报的标题)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就是一个女企业家借贷还不起钱,而后遭受催债人凌辱,在涉事警察不作为后,其儿子一气之下,刺死一人,重伤两人,轻伤一人。我对本案应如何判决不敢发表任何意见,这是我学了半年法律之后所认识到的:我要谨慎对待每一件法律案件,特别是在我不了解案件事情细节经过的时候,更不能妄下定论。但是这个案件就涉及了如何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以及如果最后被告者二审后胜诉,是不是舆论干涉了司法,导致司法不独立,还有这个案件的是不是暴露了法律其中的缺陷,没有充分考虑人的情感或者说精神方面的问题。所以,越是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我就越是考虑良多。
当然啦,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法律条文够不够严谨,法官能否做到刚正不阿,律师能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自己的初心....简而言之,关键在于法律能不能保证正义,我衷心希望能!
其实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觉得有点伤心,就像是自己的英雄原来并没有强大的超能力,他也有弱点,他并不能完美地去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决心,既然他不能自己成为英雄,那我就在未来为他助力,让他成为越来越好的法。
诚如,我们一直在讲,法律要惩恶扬善。但是,要知道,世上本无十全十美之事,法律要成为每个人心中理想的法律,这是很难实现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所以当我看到了上面我所引用的事件之后,我心中就涌上了一种无奈,一种对法律是有缺陷的无奈。但是,在我看来,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好的未来!而我更坚信:善良是最好的法!所以,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法律,为法律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写这篇文章其实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一些法律的知识,但是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我能说的就只有这么多了,毕竟我还涉水不深,O(∩_∩)O哈哈哈哈~。
本文是在看了那个新闻之后的一些感想,有不足之处请指出,谢谢!
文笔稚嫩,表达不清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