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点什么,然而拖延+词穷让自己久久停留在想,而没有行动。此刻是2019年4月30日星期二,四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决定来略谈一下几个关键词:学习;慈善;减法
学习是每天都在进行的过程,而且是终生收益的事。学习是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过程,不过此处我要讲的学习主要针对阅读方面。在我们一生中,最集中最有深度的学习时间莫过于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其实关于大学是学习什么,大概就是大学是一个炼人育人、修生养性地方,让人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丰富人生,并使得自己能羽翼丰满的地方。我希望每个有抱负的人,都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多读书,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心之所向。关于大学的学习我就不叙述太多,而是开始聊一聊我的研究生生涯。首先,先从为什么继续上研究生开始,我的回答是:我大学读书不多,想要在研究生生涯弥补回来。这里说的读书,不仅是指数量,还有质量。一个人没有气质,工作不如意,人际不美好。。。。为什么?除了有时候因为天时地利与人和因素,大部分还是能用你读的书不够多来解释。前几天,家人因为工作辛苦在群里感慨了一番,家人是这么说的:昨日我和姐做了半天水泥工,从中明白到点解建筑工人如此高工资,而且是按日计算的。昨晚工作到心震,手震,脚也震,早上起来,手痛,颈痛,屁股痛。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比心机读书的。平凡的字眼再次提点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医学生的我之前接触的书籍三分之二都是关于医学的,对经济,文学,科技等不敏感不了解,乃至于总觉得自己就是井底之蛙,这种感觉只会让自身有种自卑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了研究生后,特别是做实验阶段,忙碌的日程使得自己很难抽出时间安心地阅读。庆幸的是,这学期的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计划,让自己每天有阅读,从而习惯阅读,爱上阅读。
慈善,一个多么高大上的词。世界上想做慈善的人很多,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满足,不过能做好慈善的人则少数。在我心中,我们香港摘星计划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不求回报,只愿薪火相传、传扬关爱。在我心中,摘星计划的火光会持续燃烧,但是要想更好地升高、发亮,也许要加入更多的创新慈善元素。上一年新疆沙米星星创办的“新新疆园”特产店,在我们摘星的平台上,借助互联网,不仅能使新疆特产多元化展现、多地方覆盖,而且是自家脱贫致富的良好途径。由此我想到我们摘星或许可以针对所资助的每地方,在微信平台做个特产、景点、民俗文化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各自的家乡,推动经济发展,也是让我们摘星人去寻觅一个好玩好吃的聚会地方,哈哈。另一方面,在我们摘星大家庭里面有来自不同专业的,也就意味着有着多种专长,比如医学生星星们是否可以组建一个摘星医疗队,每年定期去几个地方做一些爱心活动?关于慈善,我还想说的一点是:钱是做慈善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曾在TED平台听说过一个演讲者分享自己对慈善、关爱他人的理解,她说道:helping others makes us happy,but it matters how we do it。Let’s stop thinking about giving as just this moral obligation and start thinking of it as a source of pleasure。演讲者曾经认为只要捐赠了足够的金钱,帮助到贫困的人,就能获得快乐,但事实上只付出了钱,而没有其它的一些互动,让人觉得这钱花得没有太大意义,下一次不想继续捐赠。写到这里,我认为星爸星妈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星星们要跟星爸星妈保持联系,也许就是深知钱只是解决他人经济的一个因素,帮助他人得到的快乐更多来源于走心。
最后一个小话题是想谈谈学会在生活、学习中给自己做减法。人的追求是无限的,我们想要丰富视野,因此想要多去旅行;我们想要身材苗条,因此想要健身;我们想要一技之长,因此想要学跳舞或者钢琴,我们想要与外国人交流,因此想要学一口流利英语。。。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但我们的精力以及能力有限,最近的生活以及学习状态再次警惕了我,学会合理做减法。把自己的事区组列表,并用“是否自己这段时间非达到它不可”进行筛选。另一方面,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多要的,得到了反而是累赘。适当给自己做一下减法,少一点焦虑多一点专心。
学习,慈善,减法
版主: 黎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