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是一大学生。他经常埋怨自己大学生活很忙、很无趣、很想逃离这种状态,却不知从何做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新东方艾力老师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于是他尝试着学习了艾力老师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方法,每天都记录自己大概所做的事情以及时间的花费。当然,有时会有一两天是忘记记录,或者因为特殊原因而没有记录,然后只能凭记忆大概记录。
记录这个小工作没有白费,至少可以大概地告诉小A都做了些什么。在一两个月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经常是一天下来感觉是忙忙碌碌,又困又累,而事实上却是做到的有用功极少,或者甚至一天下来除了吃喝拉撒睡,什么有用功都没有做到。然而,这样的日子仍在继续。
终于,找到一个时间定下心来查看自己的时间花费记录,以及对过往加以思考。蓦然回首,小A发现自己的时间竟是原来如此廉价,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大多都是在做一些不想做但又没能拒绝的事情、或者是无谓的思考和犹豫中、或者因为无法决断没有可行计划而又进入颓废状态、或是在意义不大的社交中和瞎忙瞎耗中度过。
于是小A陷入了沉思,到底是什么让自己陷入这种似忙非忙的虚假忙碌状态了?并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可以告别“忙碌”。
反复思考,小A发现自己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懒,核心就是懒!
一,懒得去想自己为什么而忙。
大学以前的目标与计划都是明确的,就是一个分数,而学习计划都基本由老师安排好,然后到了大学就没有了那种机制。由于懒惰的本性,小A也懒得去想,懒得去思考。于是,他的大学就缺失了目标,连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也很模糊,甚至是根本不知道,更不必说会不会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忙了。
二,懒得去计划和预测。
没有了目标,小A又会怎么知道该怎么去计划和预测未来?连目标都懒得去想,又怎么会去计划和预测呢?于是小A总是见一步走一步,或者按部就班,日复一日,他慢慢便习惯性地过着这种无意识的生活。
三,懒得去马上行动。
偶尔有一些想法,小A也总是懒于马上行动,或是拿在思考即将遇到的麻烦做借口,或是突然又想到有其他杂事要做,或者又考虑是否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一再拖延,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拖延,同样造成越来越多的事情堆积,越加忙碌。
四,懒得去提高工作效率。
懒,造就了小A的拖延,工作效率又何来的的高?做着一件事,也往往因为其他一些琐碎小事而中断,或者因为碰到了一时无法解决的小问题望而却步,又在反复的由于纠结中完成了拖延,造就了低效率。
而其中的重点又是懒于思考和懒于行动。懒于思考,做事不分轻重,也不懂得避免一些非必要的事情,造成瞎忙;懒于行动,犹豫与纠结中瞎耗了世间,执行力不强,做事效率也极低。
小A都慢慢地找到了自己“忙碌”的原因,却又是因为懒,他没能马上去行动,想方设法告别“忙碌”,日复一日,一拖再拖。由大一大二的借忙社团工作和学习社交为由,到大三的学习任务繁重,再到最后忙于找工作,小A一直都在忙,却一直都只是很平凡,没能做出什么特别的成绩,平庸到毕业。
大学毕业了,小A或对工作不满意,或一些目标公司不录取,一直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最终也只能拖父母关系,找个编制单位去暂且先工作着,原本梦中所期待的一切尽化乌有。
非忙,是懒!这是小A对自己大学四年碌碌无为的最终总结。而他的愿望则是希望后来者不要步其后尘,耽误了学业,耽误了未来。
记小A的故事
版主: 黎錦麟